科創廣州萬億動能
你知道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教授為什麼把他的“高精度PM2.5檢測網絡及檢測器”落戶廣州南沙嗎?
你知道現在有幾個諾貝爾獎大牛在廣州工作嗎?
廣州IAB+NEM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昨日上午,廣州市發改委在廣州市新聞中心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主題進行發佈。近年來,廣州市全面開展創新改革試驗,打造科創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重大創新平臺,將創新落實到新興產業,加大人才、政策、孵化機構等科創支持服務,在各個方面不斷提出新舉措,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生根。依托高新技術機構的聚集,通過 區域聯動和積極的“走出去”戰略,廣州正在打造國際科技創新樞紐,站在瞭全球創新的“風口”。
創新動能
IAB+NEM等新興產業全面佈局到2022年IAB總規模超萬億元
IAB指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NEM指新能源、新材料。據報道,《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下稱《計劃》),提出瞭五年發展的總體目標:到2022年,全市IAB產業規模年均增長15%以上,總規模超10000億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分別超7000億元、1200億元、1800億元。NEM領域,廣州重點佈局發展先進高分子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先進復合材料、先進合金材料、工程塑料及精細化工產品,加強石墨烯新材料、3D打印高性能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研發與突破。2020年,全市NEM產值預計超5000億元。
1
廣州市佈局重大平臺
引進
●華為軟件開發雲廣州創台中洗水塔新中心
●科大訊飛華南人工智能研究院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
組建
●廣州廣電研究院
●廣州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
●北昊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
北部
啟動建設項目
●中國電科華南電子信息產業園
●神山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
●黃金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
●大健康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南部
投入運營項目
●生物島:賽默飛中國首傢精準醫療客戶體驗中心
在建項目
●琶洲互聯網集聚區:騰訊、阿裡巴巴、小米、國美、唯品會等
●國際創新城:思科創新總部和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南沙新區:亞信數據全球總部、微軟廣州雲平臺、海爾COSMOPlat產業示范中心
東部
動工建設項目
●富士康10.5代8K顯示器產業園
●樂金顯示8.5代OLED面板
●GE生物科技園
●百濟神州生物藥
加速佈局項目
●創維智能產業創新基地
●粵芯12英寸芯片制造
●綠葉生命科學產業園
2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
2017年,全市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制造業比重提高到64%,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提高到66%。
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加速興起,分享經濟的新模式廣泛滲透,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新材料與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時尚創意等千億級的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2017年,全市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0%。
3
積極培育基於互聯網的新型制造模式
36傢企業入選2017年首批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占全省總數的60%,37傢企業成為省級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汽車、工業機器人、傢電等產業加快信息化集成應用。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省、市、廣州開發區共建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阿裡工業雲全國總部、樹根互聯、航天雲網等落戶廣州。2017年,全市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3%。
4
創新主體迅速增長
超8700傢高新技術企業
廣州市目前已形成國傢高新技術企業群,湧現出微信、唯品會、海格通信、金發科技、達安基因、冠昊生物、金域檢驗等行業龍頭企業。2017年,廣州市預計凈增高新技術企業4000傢以上,總數超過8700傢,繼2016年凈增2820傢,廣州市已經連續兩年實現高企數量的突破性增長。
13傢企業入選2017德勤高科技高成長中國50強,企業數排名全國第一。
入選《快公司》中國最佳創新公司50強的企業數連續四年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
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比例提高至40%,年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企業設立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
創新服務一般家庭抽肥
全國率先實施人才綠卡制度形成萬多傢孵化企業及項目全鏈條孵化器集群
截至2017年底,廣州市示范基地共建成雙創公共服務平臺超過100傢,孵化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完成成果轉化超過1700項。申請專利超過1800件。2017年,全市新增國傢級孵化器培育單位21傢、廣東省眾創空間試點單位29傢,數量均位列全省第一。目前,廣州市共有科技企業孵化器261傢,其中,國傢級孵化器26傢,國傢級孵化器培育單位31傢。全市擁有眾創空間164傢,其中國傢級眾創空間53傢。全市孵化總面積超過900萬平方米,孵化企業及項目1萬多傢。形成“內生孵化—外延孵化—協同孵化”三大孵化模式,以及“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的全鏈條孵化器集群。
3300張人才綠卡頒發
目前在穗工作的諾貝爾獎獲得者6人、“兩院”院士77人,國傢“千人計劃”專傢281人、“萬人計劃”專傢95人。
廣州市在全國率先實施人才綠卡制度,累計頒發人才綠卡3300張。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遴選珠江科技新星904人。
每年舉辦的海外人才交流會,已經成為我國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力最廣泛的海外人才交流平臺,海外留學人員歸國數量累計達到7萬人。
2016年起5年內拿出35億元,支持重點產業領域內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高端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
《廣州市高層次人才認定方案》《廣州市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方案》和《廣州市高層次人才培養資助方案》3份文件指出,廣州5年內將投入約15億元,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子女入學、創新創業、資助補貼等方面的優惠待遇。
8098傢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
廣州市加大科技創新扶持力度,全社會研發投入增幅超過20%,占地區生產總值2.5%左右。設立瞭國內城市最大的創新“蓄水池”———廣州市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截至2017年底,已幫助近千傢企業出具貸款確認書,授信金額超過100億元,規模全國第一。
在全國率先設立風投大廈,海珠區、天河區、黃埔區風投大廈和荔灣區新三板大廈先後揭牌。目前,全市各類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私募基金機構達4500多傢。截至2017年底,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8098傢,包括為全國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的“中國青創板”,實現融資和流轉交易額近2000億元。
4000萬元補償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
依托在南沙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保護改革創新等方面的優勢,廣州市已形成瞭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釋放瞭廣州市創新創業活力。南沙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已形成瞭279項創新成果,其中13項在全國復制推廣、56項在全省復制推廣。實施更加嚴格的產權保護制度,率先在全國建立最完善的產權保護機制。率先成立知識產權法院、自貿區法院和自貿區檢察院,組建全國首個涉“一帶一路”建設案件專業合議庭。
廣州市制定瞭《廣州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試點工作方案》,印發瞭《廣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管理辦法》,組建瞭資金額度4000萬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用於補償銀行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展專利質押融資服務時產生的部分風險損失。2017年,廣州市專利申請量增長35%左右,成為首批國傢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
創新趨勢
廣州國傢自創區超442km2國際創新合作圈日益擴大
廣州通過制定《廣州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空間規劃(2016-2025年)》,廣州國傢自創區范圍調整為“一區十九園”(面積442.88平方公裡),研究制定《廣州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政策意見》,建立“雙自聯動”發展機制,推動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與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發展。尤其是在與深圳、香港三個核心城市共同打造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更好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
進而,在深化穗港澳科技合作方面,廣州市與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簽署瞭合作備忘錄,支持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在南沙打造成為香港科技大學面向內地進行技術成果轉化的核心平臺。與香港科技大學聯合舉辦廣州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成功吸引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教授“高精度PM2.5檢測網絡及檢測器”等一批創業項目落戶廣州南沙。
目前,廣州市已建成14傢國傢級和46傢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培育瞭53傢市級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和孵化基地,引進一批國際高端科技創新人才,建設瞭中國—烏克蘭巴頓焊接研究院、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中以生物產業孵化基地、中歐創新中心、廣州南沙新區東歐國際技術與產業合作中心、廣州中以機器人研究院、中烏萬力精細化工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國際合作平臺。
創新平臺
52傢省級新型各級學校抽化糞池研發機構
140傢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
據統計,廣州市共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52傢,數量居全省第一。湧現出如清華珠三角研究院、浙江大學華南工業技術研究院等一批具有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技術攻關類區域影響力的新型研發機構,成為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和重要載體。
國傢、省重大創新平臺紛紛落戶廣州。2017年,廣州市在新材料與高端制造產業領域分別獲批組建“國傢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國傢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兩傢國傢級產業創新中心。全市新增國傢級工業設計中心3傢,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6傢。
“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已獲批啟動建設,並入駐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獲批建設全國最大全省首個廣東省區域細胞制備中心(賽萊拉)。南海研究院建設方案也已報省科技廳。此外,廣州超算中心“天河二號”主機系統用戶總數已突破2400傢,是全世界用戶數量最多,也是利用率最高的超級計算系統之一。
目前,廣州市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共140傢,成員單位超過1200傢;實施產學研協同創新重大專項165個,形成一批自主核心技術攻關成果,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應用。
突破關鍵技術成果
廣汽集團開發出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人駕駛汽車
廣州奧翼電子公司研制出全球首款石墨烯電子顯示屏
億航公司研發出首款可載人無人機
銘康制藥公司研發出國內首個可單次給藥的溶血栓國傢一類新藥
廣船國際研制生產出世界首艘2000噸級新能源電動船
01、08版采寫:南都記者張伊欣
- Mar 21 Wed 2018 17:07
各級學校抽化糞池 台中抽水肥推薦廠商優質選~精選台中抽水肥推薦專家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